天天观速讯丨警网融合、多方联动,打造基层治理“大平安”新格局
据江门市公安局:
辖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|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
今年以来,江门市公安局荷塘派出所深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以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契机,积极探索“社区警务+警网融合+联盟共治”工作机制,以“1+2+N”网格融合工作法,打造“综治网格+警务网格+平安联盟”三网融合的综合网格,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水平,推动“警网融合”落到实处,奋力打造平安荷塘。今年来,荷塘镇刑事、治安警情同比去年同期下降61.99%,辖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,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。
(相关资料图)
— 蓬江公安 —
01
以“一个中心”为平台,聚力下好社会治理“一盘棋”
荷塘派出所联合荷塘镇综治中心成立集统筹指挥、数据汇集、任务分流、联勤联动等功能于一体的警网联动中心,统筹协调各村居基层治安协调、指导、研判、通报、考核等工作。建立一支以驻村干部、社区民警、社区网格员、执法中队、企业、志愿者等组成的队伍。中心成立以来,荷塘派出所联合综治中心牵头联动整改群租房、消防安全等隐患,有效打通了社区警务、基层治理“最后一米”。
02
以“双网融合”为牵引,激活提升社会治理“强动力”
突出警网融合,筑牢平安防线。荷塘派出所以网格、警格双网融合为牵引,完善“派出所—社区警务室—网格单元”三级社区警务管理架构,按照“一警多格、一格多员”原则,构建“格内自防、格间联防”工作体系。逐步形成以社区书记与社区民警作为总网格长指挥调度,民警牵头、网格配合、力量统管、资源共用的“1+1+N”治理模式。将派出所警力延申至“警务室”,落实“信息联采、人员联管、纠纷联调、风险联排、警情联处”五项联动工作机制,让社区警务室真正成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支点,构建社区里的“平安前哨站”。目前,已建成13个基础版、1家示范版“平安前哨”警务室,每个警务室均由社区民警、网格员队伍、基层治理协助力量和网格志愿者组成,有效汇聚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各领域、多方面智慧和力量。
对于公安、网格交叉事务,或是基层一线较大的风险隐患,警网联动中心对事件进行“把脉问诊”,并结合紧急程度,分派流转,指令相关部门处理,及时反馈结果,实现“中心牵头、社区吹哨、部门响应、联勤联动、综合治理”。近期,派出所时常接到报警,称辖区老人李阿姨走失,派出所经过研判梳理,通过“基层吹哨,部门报到”机制,调动综治、民政、妇联等有关部门到基层共商解决方法,协调李阿姨的子女研究解决老人照顾问题,最终问题得到成功解决。
03
以“平安+”警务联盟为抓手,创新走好社会治理“新路径”
荷塘派出所以“平安+”警务联盟为载体,针对辖区厂企多、学校多、流动人口多的特点,深入探索发动群众、凝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、新平台,先后发动行业协会、商铺、学校等,搭建“平安协会联盟”“平安商户联盟”“平安警企联盟”“平安卡哨”“平安警校联盟”等各类警民共建的平台,引导厂企、商铺、学校等在积极主动发现、排摸内部各类矛盾纠纷,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的同时,发挥互联互助作用,向周边邻里发出隐患提醒,协助派出所开展巡逻防控、纠纷调解、法制宣传等工作,推动各类苗头隐患第一时间发现、第一时间处置,形成了“政府搭平台、企业获发展、百姓得实惠”的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。
近日,荷塘镇某商铺店主在“平安商户联盟”工作群反映,一男子到其商铺谎称订餐,骗吃骗喝,行迹十分可疑,提醒周边商铺注意防范。荷塘派出所发现该情况后,迅速主动联系该商铺店主了解情况,同时火速派出警力驱车前往现场进行调查,最终成功将该名男子抓获,并马上在工作群中反馈有关处置情况,提醒“联盟”商铺注意防范、互相提醒、及时报案。
成立“荷塘平安学校”,在行业协会、企业、村居、学校等单位,利用会议室、党员活动室等现有场地资源,设立“平安课堂”,面向本行业领域、本辖区居民,开展宣传授课活动,传播安全防范常识与法律知识。2月至今,“平安课堂”已走入企业、学校、社区等地举办宣传6场次,培训1800多人。